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听取卫生健康领域专家学者有关意见建议,谋划“十四五”期间老龄工作。2020年11月26日(周四)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老龄工作专家座谈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出席座谈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范利会长、许晓东副会长兼秘书长应邀参加座谈会,范利会长在座谈会上发言。 范利会长发言中围绕“十四五”期间老龄工作规划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提出一些建议。一是有针对性地解决老年健康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各部委联动机制,促进政策落地。二是加大老年医学、老年服务的人才队伍的培养。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队伍。三是积极开发创造银龄产业,把大量活力老人发动起来,发挥余热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形成正能量。四是应该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构建一个健康服务模式,一个植入式的医养结合创新模式,把社会养老资源、医疗资源引入社区,建立全链条多联动的积极的全面管理,提供满足需求,适合不同层次、文化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五是细化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针对不同人的需求建立不同的医保保障措施。六是建全服务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拓展社区服务人员职业的发展空间。老年健康照护师既可以做家政服务,又懂专业照护技能,来保证老年人的养老安全。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建立激励机制拓展他们的职业前景。七是调动各级医疗资源的积极性。把国家级的养老机构和公办的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把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建立轮换制度,鼓励医生到养老机构多点执业。八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开展智慧医疗,发挥在社区在基层居家养老中的作用,协助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老年人的健康。可有效覆盖更多的社区,完善医疗健康服务链条,改变医院和病人,医生和患者,社区和医院间医和药的割裂状态。九是根据现在老年人渴求健康知识、但是获取权威健康知识的渠道和机会比较少,希望国家能组织协调建立一个机制,发挥社会团体、医院等单位的优势,将健康知识送到老年人身边,把他们从盲目听信传销的漩涡中拉出来,真正帮助他们提升健康素养。十是国家组建专家库,从国家层面建立能为制定老年医学标准、分级管理的标准、食品安全等系列标准服务的专家库,能更好指导老年健康服务工作。十一是建议政府能和体育大学沟通,建设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机构,针对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进行专业的运动指导等。 出席会议的还有董家鸿院士、王建业主任、于建伟理事长、刘维林会长、季加孚院长、陈彪教授、耿庆山教授等多位专家,专家们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