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沐浴在阳光里漫步、跳舞、下棋、观景,都十分惬意放松;但享受阳光也需有度,过度长时间暴晒,反而可能诱发日光性角化病。
一、什么是日光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 AK),又被称为老年性角化,常见于 65 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是老年群体中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前病变,有发展成侵袭性鳞癌可能,因而早发现早处理至关重要。
AK临床多表现为淡红色或红棕色的丘疹或斑块,伴有鳞屑,其直径约几毫米至两厘米不等,常融合成片,触摸表面有砂纸般的质地[1]。皮损为单发或多发,多发更为常见;多数无症状,偶有轻微疼痛和瘙痒。根据皮损厚度及角化程度分为 3 级(表 1)[2]。
表1 光线性角化病的Olsen临床分级
分级 |
临床表现 |
I级 |
轻度,浅红色至灰色斑片、少量鳞屑,可轻易触及,不易观察到 |
II级 |
中度,红斑伴较明显鳞屑,可轻易触及并可观察到 |
III级 |
重度,厚鳞屑,明显角化过度,容易观察到显著角化,和早期皮肤鳞癌难以鉴别 |
区域性癌变 |
多发AK皮损融合成片 |
二、诱发日光性角化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AK的发病因素包括环境及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紫外线暴露,紫外线可引起细胞基因突变、皮肤慢性炎症、免疫抑制等,最终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皮肤吸收紫外线 越多,AK 患病风险越高。个体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皮肤类型、皮肤肿瘤病史及户外工作史。皮肤白皙的人群(FitzpatrickⅠ型和Ⅱ型皮肤)更易患 AK。免疫抑制人群,如器官移植或长期服用细胞毒药物患者,更易患 AK,且更易进展为 cSCC[2]。
三、如何及早发现日光性角化病?
若发现暴露部位出现异常红斑或斑块,建议及早就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皮肤镜检查皮肤活检病理检查确诊。
其中,皮肤镜诊断 AK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分别为 98.7%和95% [3] 。 皮肤镜下典型的三大特征为:红色假网状结构、毛囊角栓、草莓征 [4] 。因其直观、便携、无创;特异度、敏感度高;可用于鉴别诊断、监测治疗终点和随访观察[5]。
组织病理检查仍是诊断 AK的金标准,尤其是在临床上不能确诊或者怀疑进展为侵袭性cSCC时。进行病理检查的主要指征:临床诊断不明,直径 > 1 cm 的病变,出血、溃疡或硬结,皮损快速生长;次要指征:皮损伴有剧烈瘙痒、疼痛和明显角化 过度等表现。某些特殊部位(如口唇)的皮损由于发生侵袭危险性高,需要进行病理检查。此外,病理分型有助于指导AK的治疗和判断预后[2]。
四、如何治疗日光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为癌前病变,还没有发展成癌症前,早发现,积极配合医师治疗,一般预后好。治疗后需随访监测。
现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局部治疗包括光动力治疗、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CO2激光、冷冻治疗)和局部手术切除。物理治疗和局部手术切除仅针对已有皮损治疗。光动力治疗、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可直接去除皮损,亦可用于区域化治疗。
系统治疗以口服维A酸类药物为主,适合于多发性 AK 区域癌变或高危患者的区域化治疗[2]。
五、如何预防日光性角化病?
因日光性角化病有癌变可能,因而注意防晒、避免过度暴露于紫外线中,高风险患者例如皮损多发、高龄、有免疫抑制、有既往肿瘤病史和特殊皮损,则需要终身随访,重视区域化治疗。建议在临床观察随访的基础上,采用皮肤镜等辅助诊断工具,以早期发现、及早规范治疗,对于预防该疾病及阻止其进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何丽, 武小青, 李江斌, 等. 日光性角化病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1): 60-64.
[2]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 学分会光动力治疗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 美容分会光医学治疗装备学组. 中国光线性角化病临床诊疗专 家共识(2021)[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12): 1048-1056.
[3] HUERTA-BROGERAS
M, OLMOS O, BORBUJO J, et al. Validation of dermoscopy as a real-time
noninvasive diagnostic imaging technique for actinic keratosis[J]. Arch
Dermatol, 2012, 148(10): 1159-1164.
[4] ZALAUDEK
I, GIACOMEL J, ARGENZIANO G, et al. Dermoscopy of facial nonpigmented actinic
keratosis[J]. Br J Dermatol, 2006, 155(5): 951-956.
[5] 高尧颖,杨井,陶娟.皮肤影像技术在日光性角化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刊,2022,57(9):947-949.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患者图片,未经作者和平台授权不得随意使用。)
作者:
龚锦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皮肤医学分会青年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