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301老年消化疾病新进展学术会在京召开
2023-12-18 17:00:00 来源: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第十届301老年消化疾病新进展学术会在京召开

     

20231118日,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科承办的第十届301老年消化疾病新进展学术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是第七届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分会场之一。会议邀请刘玉兰教授、令狐恩强教授、杨云生教授、王晶桐教授、缪应雷教授、虞朝辉教授、李鹏教授等国内老年及消化领域知名专家共40余名,聚焦老年消化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主要对老年胆胰系统疾病的微创治疗、肠道微生态和老年缺血性肠病诊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学术交流,介绍相关疾病诊疗新理念和学术研究新成果,分享老年消化疑难急危重症的诊疗经验,为从事老年消化及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本次学术会议共有300余人线下参会,线上点击率超万人次。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科主任徐世平教授主持,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主任曹丰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会长刘玉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充分肯定了301老年消化疾病新进展学术会在老年医疗消化领域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并对会议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盼和建议,希望通过学术会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推动老年消化专业的发展,提升学术影响力。 


本次会议针对老年消化的热点问题,开展了多主题、不同模块的探讨和分享。

在老年胆胰系统疾病的微创治疗模块,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令狐恩强教授提出未来消化内镜手术应当遵循超级微创的总体原则的理念。超级微创手术要在保留人体器官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切除病变或祛除病灶,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王志强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徐有青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金鹏教授分别就老年胆系疾病的内镜干预决策、超声内镜对老年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十二指肠非乳头部腺瘤和早癌的内镜下诊治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肠道微生态移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达到功能调控及防治疾病的目的,可用于多种肠道微生态失衡相关疾病的治疗。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彭丽华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缪应雷教授分别就肠道微生态移植新技术在军队应急救援方案和在炎症性肠病的应用进行了精彩授课。缪应雷教授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了“超级供体”,为靶向粪菌移植制订“专属粪便”,能显著提高肠道微生态移植的疗效。


缺血性肠病常见于老年人群,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之一。本次会议设置了以“缺血性肠病”为主题的讨论环节,邀请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的知名专家针对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内镜专家陈孝教授、影像科王新江教授从各自领域就缺血性肠病进行了专业的解读和讨论,内镜中心石卉教授对一些新兴和潜在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缺血性肠病的快速诊断进行了展望;消化内科刘文徽教授就老年人结肠缺血诊治中国专家指导意见给予了充分的解读;会议还讨论了一例老年共病患者便血案例,该病例引发了参会人员热烈的思考讨论和积极互动。


此外,北京医院许乐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孙晓红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王刚石教授、内镜中心刘婧教授等分别针对老年消化领域的胃食管反流、吞咽困难、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便秘等进行了专家共识解读,相关评估和临床康复指导,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疗照护分会总干事护理专家石海燕护士长介绍了电磁导航下鼻肠管置管技术,从护理角度来探索并实践了管饲患者反流和营养不良的护理应对策略进展。


最后,徐世平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本次学术会议专家演讲精彩纷呈,参会人员积极交流,会议组织严密有序,取得圆满成功。他指出现代化的忙碌高压的生活节奏以及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消化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问题,而老年消化疾病的治疗更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希望通过老年消化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提高老年消化疾病诊疗水平,为老年消化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杜海涛  王湘  石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