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认识阿尔兹海默症 及时发现“偷走心智的贼”
2024-07-18 17:55:00 来源: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阿尔茨海默症(AD)”,一种以痴呆起病为特征的脑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或老年前期,起病隐匿,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是导致老年人认知症(痴呆)主要的病因,俗称“老年性痴呆”。

阿尔兹海默症的发展过程从无症状状态到轻度认知障碍(MCI),最终进展至痴呆可能持续数十年。医学上将其分为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主要区别在于患者的生活能力是否已经下降。

  “阿尔兹海默症”常表现为性情大变,记忆衰退,口齿不清,词不达意,大小便不能自理,行动不便,等等。

   为什么不记得回家的路了?为什么稳健的步伐变得蹒跚了?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了?是谁偷走了我们的记忆?

大脑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

海马体,位于大脑的内侧颞叶,形状酷似海马,它在记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负责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当我们首次接触某信息时,它首先会在海马体中进行处理,形成短期记忆。而如果有些信息短时间内被多次提及,就会由海马体转送到大脑皮层,最终形成长期记忆,存储于大脑的其他区域。


当海马体的神经元细胞大量死亡,海马体功能也将受损,导致短期记忆丧失。


如果把大脑比喻成一片蚕叶,阿尔兹海默症就是个永远吃不饱的蚕宝宝,它们啃完这里啃那里,缓慢却从不懈怠,永不停止。   

它们啃到大脑控制情绪的区域,病人的情绪就会失控,有时还会有被迫害妄想症:家人让他吃饭,他会说饭里有毒;带他出去走走,他说要赶他出门。

当它们啃到大脑管理长期记忆的区域,病人最早期、最珍贵的记忆就会消失,病人会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认识了。

当它们啃到大脑管理平衡和协调能力的区域,病人就只能卧病在床。长此以往,各种并发症也结伴而来,如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血栓形成等。

   其中最让人担心的是,走失。老人走失后一般都和跌倒、撞伤、死亡息息相关!

那么该如何预防老人走失和做好保护措施呢?

1、病人外出一定有家人陪同,同时我们可以将病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联系人等信息做成胸卡,让其随身携带,防患于未然。

2、避免过多迁居,尽量让病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

3、佩戴“黄手环”,老人走失后,发现者可及时联系家人。

虽然老年痴呆不可逆,无法治愈。可人类的药物是可以拖住那两条蚕宝宝啃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大脑的老化速度也变得慢一点。所以,多关心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当发现老人健忘,性格发生变化等情况时,尽早去医院检查。经过正规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晚年生活会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叶杰,于晓丽,王妍,于晓焕.家族性遗传预防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4):6049-6052.

[2]王凤琳,王爱民,黄一铭,徐雅琪,张文婧,石福艳,王素珍.2002-2022年阿尔兹海默症危险因素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4,31(1):44-48.

[3]陈静,王燕峰,王丰.AD血液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04):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