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健康管理的迫切需求,2025年10月18至19日,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指导,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和山西省老年医院(山西省第五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衰弱-肌少症综合评估与管理新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130名医务人员(线下103人、线上27人)通过系统培训,全部通过考核并获得结业证书,标志着我国老年衰弱-肌少症防治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迈入新阶段。

本次培训汇聚国内顶尖医院、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十余位知名专家,围绕老年衰弱与肌少症的评估标准、管理策略及干预技术等核心主题,内容覆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从评估诊断到干预管理的全方位内容,通过专题授课、实操工作坊与互动环节相结合的形式,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注重实效的学术盛宴,赢得了与会学员的高度赞善。
开幕式:聚焦老龄化挑战 明确培训核心目标

在开幕式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分会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董碧蓉教授指出,肌少症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挑战,其高患病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加剧了社会照护负担。“本次培训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广该领域最新评估技术与管理理念落地应用。”董碧蓉强调。
课程设计:多维授课+实操指导 赋能专业能力提升
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操工作坊+案例研讨”三位模式,课程全面覆盖衰弱-肌少症领域的关键知识与技能。

理论授课丰富:
尹香君教授围绕“肌少症:现状、研究突破与未来挑战”,结合临床数据梳理疾病流行趋势与前沿研究成果;
蔡临宁教授以“人工智能在老年运动康复及医疗护理的探索”为主题,展示智能技术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黄力平教授聚焦“人体成分分析在基层的适宜应用及解读”,详解基层机构可落地的评估技术;
张进平教授分享“老年营养示范病房建设和社区营养管理规范”,讲解建设标准与社区营养服务模式。

江苏省老年医院欧阳晓俊主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老年衰弱与肌少症的规范化评估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操工作坊成为亮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张新胜教授、北京老年医院吕继辉主任以及北京体育大学李雪梅副教授分别就“老年营养评估与肌少症营养处方规范化实施”“老年人认知障碍的评估与认知训练”“抗阻训练的日常实施方案”开展手把手的教学指导,显著提升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前沿学术解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孟姣副研究员分享“肌少症基础研究的热点与未来方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谷鸿秋教授则倾囊相授科研文章选题的思路与技巧,激发学员的科研灵感。

共病与综合管理:
分会常务副会长胡亦新教授介绍了“认知衰弱的评估治疗及世界卫生组织ICOPE项目”;天津体育学院黄力平教授、中北大学崔建梅教授分别详细阐述了“老年人运动能力评估”、“运动处方制定原则以及肌少症合并抑郁的运动干预进展”;山西省老年医院郭彦青主任探讨了“肌少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杜毓峰副主任、解放军精神疾病诊治中心王晓慧教授则分别就“肌少症-衰弱与共病管理”、“老年人常见睡眠与抑郁障碍的评估诊疗”进行了系统讲解。最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曹剑主任对《衰弱及肌少症门诊建设的团体标准》进行了权威解读。

在互动环节,“活力老人肌少症预防训练动作与教学方法”更是将现场学习氛围推向高潮,增强了培训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学员普遍反馈培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内容前沿且实用,讲师团队专业权威,教学形式丰富多样。通过系统的学习,既深化了对老年衰弱与肌少症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显著提升了相关评估、干预及管理的实践技能,对今后临床工作、学科建设及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成果与影响:持续深耕人才培育 助力老年健康事业发展

结业仪式上,山西省老年医院段光琳副院长、运动健康分会胡亦新副会长出席并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这一纸证书,不仅是对学员们辛勤学习成果的认可,更标志着他们已初步掌握了衰弱与肌少症综合评估与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及核心技术。

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作为成功的专业性培训班,通过“授课-考核-认证”的完整课程设计闭环,系统性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为各地输送规范化管理专业人才。其成功举办,标志着衰弱-肌少症的防治工作从理念普及迈向了人才深耕新阶段。展望未来,结业学员将成为推广规范化诊疗的“火种”,推动该领域整体水平提升;同时为运动健康分会的衰弱-肌少症防治网络单位提供理论与人才支持,巩固分会专业影响力,助力打造集临床诊疗、技术培训与科研创新于一体的区域性标杆门诊,最终惠及更广泛的老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