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胡雯教授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类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大,由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代谢功能降低,慢性疾病困扰,这一系列问题导致老年生活质量下降。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老年膳食的相关问题。
1.均衡膳食,丰富食物种类
部分老年人膳食结构单一,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如瘦肉、蛋、奶、豆制品)较少,以及蔬果摄入有限导致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蛋白质缺乏及便秘等。
所以老年人群的饮食要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每天一杯奶,如果存在乳糖不耐受的老人可以饮用舒化奶;一个蛋,如果伴有高脂血症人群,可只选择蛋白,不吃蛋黄;适量吃大豆及其制品,尤其是咀嚼有障碍/牙口不好的老人,豆制品是摄入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哦;尽量摄入充足的新鲜蔬菜水果,饮食饥饱适中,少食多餐。
我们的目标是: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多多益善哦!
2.采用炖、煮、蒸、烩等烹饪方法,善用天然调味料
采用炖、煮、蒸、烩等烹饪方法,大家都会觉得过于清淡,因为爆炒、油炸等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方面的健康。应该在营养充足且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对于胃口不太好、没有食欲的老人,可以使用天然调味料刺激味蕾,增加食欲。
我们的目标是:简单的烹饪方法,配合天然的调味料可以促进食物哦!
3. 节俭就餐、合理分餐
作为曾经“粮荒”年代的过来人,老年人大多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会大肆浪费粮食,但是也要做到在家用餐,吃多少,做多少(避免不正确储存剩菜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对胃肠功能差的老年人也是有益的);在外就餐,种类丰富,符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根据彼此的饭量和需求,适量点餐,剩菜打包,光盘行动落到实处,做到人走桌清。
同时在就餐的时候应该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合理分餐”、“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用餐”,使用公筷公勺,远离病菌侵害。摒弃推杯换盏、相互夹菜的习惯。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也可对晚辈起到榜样作用,并且督促家庭成员树立节约粮食的观念。
我们的目标是:取之有度,合理分餐,小餐桌体现大文明!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