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抑郁了”、“我崩了””……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这样说?是不是怀疑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其实,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抑郁”,只是一种抑郁情绪,离医学概念上的抑郁症还远着呢!
每个人在一生当中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或面对不同状况时都可能会有短期抑郁表现,比如面临生老病死、生活挫折、精神压力等负性生活事件时,悲观、失望,沮丧等负性情绪占据主导,这原本属于一种正常情绪反应,不应和抑郁症混淆。
那么真正的抑郁症是怎样的?
真正的抑郁症患者不仅会情绪低落,而且行动力下降,大脑指挥不动身体,
整个人没有了活力,对生活的一切活动失去了兴趣。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的成因由自身原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自身原因包括家族遗传、性格内向、心理素质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中负面经历的刺激。
抑郁症会有以下这些症状:
同时满足上述2条主要症状与2条附加症状,持续2周以上(症状每天存在)。且导致一定程度上社会功能的困难,才可能考虑为轻度的抑郁症。
而中度、重度抑郁症则要满足更多的症状条件。
而抑郁情绪相比于抑郁症,症状强度也相对较弱、持续时间较短、影响较轻。
我们用表格进行分析一下
抑郁情绪 | 抑郁症 | |
产生原因 | 有具体的负性事—-事出有因 | 通常会无缘无故地产生,或某事诱发加重 |
持续时间 | 通常不会超过2周 或超过了2周,但为间歇性出现 | 2周以上甚至数月,症状每天持续存在, |
程度 | 较轻 | 严重,有节律性晨重夜轻特点 |
自杀行为 | 可能会有自杀念头,但通常随着美食、旅行等兴趣的出现而消失 | 可能产生自杀观念和行为,难以通过获得兴趣与愉悦感缓解 |
治疗方法 | 如果及时进行关注和调整,一般可在短期内缓解 | 不接受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甚至会加重恶化 |
大多数抑郁情绪可以自行缓解。
或者通过亲属朋友的鼓励、转移注意力等方式都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因此,可能有人会轻视抑郁情绪。认为它就像“小感冒”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反正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于是就没有加之理会。
但长时间的抑郁情绪可能是抑郁症的早期征兆。
因为抑郁症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在早期可能会感到心里有事、睡不好觉、情绪无法缓解等。
焦虑、失眠一段时间后,就可能引发抑郁情绪,进而由轻到重发展为抑郁症。
那应该如何预防抑郁情绪愈演愈烈,发展为抑郁症呢?
我们可以尝试一些自助方法,比如:
a.有氧运动可以有效于缓减抑郁的状态,身体能量的增强能促进悲观、抑郁的改善。
b.保持社交活动,与关心自己的朋友、家人保持联系,把内心压抑的想法与感受表达出来。
c.下载正念音频或视频,进行正念练习,减少对自己的批判,缓解内心的抑郁情绪。
d限制酒精的摄入量,虽然酒精可以“麻痹”痛苦,但它会夸大某些感觉,让人感到易怒、沮丧。
当以上这些方法无法缓解抑郁情绪时,我们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进行心理治疗。
这样看来,那些把“我抑郁了”挂嘴边的小伙伴,是不是松了一口气?不过抑郁症不是小事,需要大家足够重视!及时调整压力机负面情绪,积极乐观的面对一切,才能预防抑郁症的出现!
撰稿人:
孙 英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审稿人:
王 燕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会长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