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浅谈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2024-07-26 16:24:00 来源: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依据病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5~10年内易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6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 年 10 月公布首个中 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 19.2%,其中女性患病率达 32.1%,男性 6.0%;城市地区为 16.2%,农村地区为 20.7%。 65 岁 以 上 人 群 骨 质 疏 松 症 患 病 率 达 到 32.0%,其中女性为 51.6%,男性为 10.7%;城市地区 为 25.6%,农村地区为 35.3%。


骨质疏松症是较常见的骨骼疾病,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骨痛、肌无力、脊柱变形及脆性骨折等。疼痛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夜间或负重活动时加重,可伴有肌肉痉挛、活动受限等。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脊柱驼背畸形等。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应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进行门诊随访,必要时住院治疗,如出现骨折、骨裂等情况,应去骨科就诊。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重要的环节,治疗常见药物有维生素D及钙剂,双膦酸盐类、地舒单抗,特立帕肽、罗莫舒单抗等。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常需要足疗程,在接受治疗期间应对疗效、钙和维生素D摄入是否充足,有无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降低骨折发生风险。

运动疗法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上不可或缺。治疗性运动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冲击性运动及振动运动等,有氧运动有慢跑、游泳、五禽戏、太极拳和八段锦等,抗阻运动有举重、俯卧撑、下蹲和引体向上等,冲击性运动包括体操、跳绳,振动运动指全身振动训练类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简单实用,可增强肌力与肌耐力,改善骨密度、维持骨结构,降低跌倒与脆性骨折的发生风险。运动种类多样,老年人运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人的自身情况,选择安全、可坚持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方面宜循序渐进。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种族、增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等方面的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但仍可以通过以下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①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加强机体锻炼;②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宜将皮肤直接暴露阳光下接受足够紫外线照射;③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含咖啡及碳酸类饮料;④注意营养均衡,餐食少盐(每天不超过5g),保证每日蛋白质的摄入,建议每日喝300~400 ml牛奶。⑤使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为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3,10(16):865-885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4):1671-1691.